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塑料生產、合成纖維等都離不開烯烴,同時能從低碳烯烴延伸出龐大下游精細化工產業鏈。而來源于石油煉制的石腦油是目前最主要的烯烴生產原料。我國石油需求量已遠遠大于國內石油生產量,超過40%原油依賴進口。另外,世界石油資源在日漸減少并劣質化、重質化。在這樣的形式下,乙烯、丙烯生產原料的多元化,特別是重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CPP技術(Catalytic Pyrolysis Process,催化熱裂解工藝)采用重質原料催化熱裂解生產低碳烯烴,拓寬了乙烯、丙烯生產的原料來源,而且由于操作條件緩和,設備材料要求低,投資相對較低,主要原料常壓渣油價格較低,與國內現有乙烯裝置比較,CPP工藝生產的乙烯、丙烯成本可較大幅度降低,其對傳統乙烯的生產原料高價低產的輕質石腦油是一重大突破,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以重質原料生產烯烴技術獲得了極大的進展,如北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都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了解,北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開發的催化熱裂解(CPP)技術較早在大慶將一套12萬噸/年催化裂解(DCC)裝置改造為8萬噸/年催化熱裂解(CPP)工業性試驗裝置,并于2000年10月一次開車成功,2001年6月由中石化集團技術開發中心和中石油集團科技發展部對該技術在工業裝置上的試驗共同組織了鑒定,鑒定認為:CPP工藝是以重質原料發展石油化工的新途徑,具有國際領先水平;CPP的工業試驗數據與中小試結果相符,表明該工藝成熟、技術可靠,催化劑滿足工藝要求。催化熱裂解(CPP)工藝技術的開發成功,為利用常壓渣油制乙烯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來源。2009年8月我國首套5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CPP)制乙烯項目在沈陽舉行投產儀式。
重油催化熱裂解(CPP)項目被國家列入《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明確說明:CPP項目對我國低成本發展烯烴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油催化熱裂解(CPP)項目被國家列入《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說明:鼓勵原料向輕質化方向發展,穩妥有序地推進煤制烯烴的產業化進程,推廣以重油催化熱裂解(CPP)為代表的新技術。
重油催化熱裂解(CPP)項目被國家列入《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說明:一、推廣類 17. 催化熱裂解(CPP)制取烯烴技術 采用提升管反應器和分子篩催化劑及催化劑流化輸送的連續反應一再生循環操作方式。丙烯方案標定時,乙烯、丙烯和丁烯產率分別達到9.77%、24.60%和13.19%;乙烯方案標定時,乙烯、丙烯和丁烯產率分別達到20.37%、18.23%和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