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按現在較為流行的說法,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也有人將低碳經濟表述為:所謂低碳經濟指的是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的產出。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改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
近些年來,科學界以及各國政府已經基本達成一致,認為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斷增多,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溫室氣體水平過高導致的全球變暖會對人類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推行低碳經濟被認為是避免氣候發生災難性變化、保持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所有涉及碳相關的能源的經濟領域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